第(2/3)页 「新型的磁悬浮列车?什么东西?超导磁悬浮不就是最先进的吗?」 廖光远去了科技部,见到了副部长王启明后,都感觉是在听天书,因为内容实在是太科幻了。 「反重力磁悬浮?」 「王部长,我确实知道反重力技术,但那种技术已经能应用了吗」廖光远说着还咽了咽口水,他觉得对方不像是在开玩笑。 但是,可能吗? 那可是鼎鼎大名的反重力技术,被国际公认未来科技的内容,制造反重力场都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,又怎么可能应用呢? 反重力磁悬浮…… 难道还能让乘客进入到反重力区域吗 廖光远都感觉非常的魔幻,但科技部不会透露更多的消息。 王启明直白说道,「廖院士,反重力磁悬浮列车的项目已经被敲定了,因为研究有了新的进展。 」 「具体是什么进展,我不能和你说。」 「我惟一能和你说的是,超导磁悬浮列车项目短时间是不可能再进行了,磁悬浮列车主方向就是反重力磁悬浮。」 「如果你对于研制反重力磁悬浮列车有兴趣,就可以签署一个保密协议。」 「后续这个项目就由你和你的团队来负责,我们主要考虑到,你在这方面很有经验。「 廖光远思考了很久还是同意了,因为他找不到拒绝的理由。 一个是王启明很明确的说超导磁悬浮项目被卡住了,短时间不可能再继续。 如果再拖延上几年、十几年,以他的年纪来说,项目和他也没有关系了。 另外,他确实对于反重力磁悬浮列车很感兴趣,或者说,没有人会不感兴趣。 有能够接触反重力技术的机会,他自然不会提出反对意见。 廖光远确定接手了项目以后,他很快就收拾东西去了西海,就直接到了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。 然后他才知道最新的研究成果。 「横向的反重力场反重力强度最高超过百分之九十……」 廖光远知道消息直接愣住,他实在太惊讶了。 同时,也感到非常的激动。 他已经迫不及待去组建团队,开始反重力磁悬浮列车的研究,同时也感觉到肩膀上有了重担。 这种感觉已经很多年都没有过了。 ……… 王浩并没有在关心反重力技术应用上的问题。 两周后。 他们进行了新一次的实验,把反重力强度数值提升到了92.3%。 这个数值已经很接近理论极限,再继续下去也不太可能有提升。 王浩也决定不在继续研究,也因为ca005半拓扑微观形态的研究任务,灵感值已经超过了100点。 在消耗灵感值以后,他完善了ca005的微观形态。 那是一个很复杂的形态,表达方式都包含十几个方程以及其他集合。 这种复杂的形态,已经超出了三维的限制,包含了二点五维以及三点五维的内容。 所以形态的表达,只能通过数学的形式,就连脑子里去想象都不可能做到。 「其中最复杂的还是缺口,主要构架还是三维。」 「但是,缺口的形态才决定了整体性质……」 「只是可惜,只能以数学的方式做表达,想要分析出更深入的内容,还是只能以数学的方式……」 ca005的半拓扑微观形态表达,可以说是一个巨大的成果,也可以说是研究的开始。 这是第一种复杂元素构造物质的完善微观形态。 从中肯定能够分析出和超导临界温度、微观形态构造、缺口性质有关的内容,但因为都是数学的表达,想要分析出来却非常的不容易。 这就和杨-米尔斯方程类似。 杨-米尔斯方程结合杨-米尔斯理论包含的内容,足够让科学家进行几十年、上百年的研究,还不一定能够研究完毕。 ca005的微观形态就是一个大宝藏,里面的财宝数不胜数,但仔细想想,他竟然发现自己找不到方向了。 或许说,方向实在是太多,感觉是无从选择。 他有点理解杨振宁和米尔斯了。 杨振宁和米尔斯一起研究出了杨-米尔斯理论和方程,但不代表他们对于内容最理解。 他们提出了理论和问题,而对于理论中具体包含什么,可能会比不上后续专门做研究的物理学家。 王浩就面临这样的问题,他发现研究的越深入,可研究的方向就越多。 同时,也就感觉宇宙的庞大以及个人的渺小。 ……… 超导以及反重力已经被认为是大国科技竞争的核心,相关研究的突破,也能够展示出科技实力。 当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时,科技部也适时的发布出公告,「反重力研究有了最新的成果。」 「反重力研究组,使用高温超导材料,研发出横向反重力场,同时,力场强度突破百分之七十。「 科技部的发言人还接受采访,做出说明,「最新的成果,不仅仅是实验成果,也已经准备投入到应用中。」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