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“希望加莫夫能行吧……” “看他很有信心,应该没问题。”一号决策人长叹了口气,也只能暂时把希望放在格鲁姆湖计划上。 …… 与此同时。 王浩已经来到了f射线实验基地。 实验基地内一片忙碌。 廖建国拿着一块银色的金属材料介绍着,“这是东工精密制造出的颗粒性材料,我们已经做过详细的检测,内部的颗粒材料,最大的达到160微米,最小的则在39微米左右。” “颗粒的偏差有些大,但方向和形态是一致的,而且连接非常的紧密。” 他说着问道,“王院士,颗粒大小不一致没有影响吧?” “理论上不会有影响。”王浩道,“只要方向一致就可以了。颗粒的方向一致,激发的反重力场方向就会一致,反重力场是能够连接在一起的。” 廖建国了然的点头,“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,新设备已经安装的差不多了,大概明天就可以进行实验。” “今天晚上会做详细的检测。” “希望能有进展……” 廖建国和王浩都非常的期待。 他们已经做过以毫米级颗粒性材料为基础的反重力实验,颗粒尺寸在2毫米左右,所制造出来的反重力场强度为18.3%。 这个强度已经可以用于制造f射线发生装置。 现在颗粒的大小平均降低了二十倍以上,所能制造出来的反重力场强度就可以期待了。 第二天,实验正式开始。 每一个参与实验的人都非常的期待,因为材料的布局已经完成,实验就只是系统性的开启设备而已。 简单来说,通电、检测。 王浩、廖建国一起站在数据间,仔细盯着电脑上不断跳转的数字-- “0.001%、0.023%、0.913%……” “2.009%、3.511%……” “4.314%、6.345%……” “9.301%……” 数字在不断的上涨。 当数字超过了“18%”时,廖建国忍不住喊出一声,“超过18了!” “20了!” “还在继续涨!” 他说着喊了一声问道,“温度多少?” 旁边有人报告说道,“193k。” “继续!” 廖建国激动的脸色通红,说完以后就立刻看向屏幕上的数字,数字还在不断地跳转上升。 “20.831%……” “25.300%……” “30.144%……” 当数字上升到30%以上时,跳转速度才明显慢了下来。 廖建国还是非常激动。 现在他们所使用的f射线发生设备,基础的反重力场强度只有18%,外层螺旋力场挤压再加上内部进行核反应,就把激发的f射线强度推到了7倍率以上。 30%以上的强度…… 他甚至都不知道是什么概念。 王浩也同样非常激动,他用力憋了一口气,似乎生怕呼出来数字就暂停跳转,但最终数字还是定格了。 “33.433%!” 他咬牙喊了出来。 廖建国也用力念了一遍,他马上看向了王浩问道,“王院士,这个数字代表什么?我们以此激发f射线,能制造出多高的强度?” 以往王浩都是有问必答,仿佛是无所不知。 这次不一样。 王浩很直接的摇头,“我也不知道。但可以肯定,到时候,我们无法做到即时检测。” 廖建国自然知道‘无法即时检测’意味着什么。 他们对于湮灭力场强度的检测上限是‘10倍率’,无法即时检测也就代表,强度必定会超过10倍率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