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七十四章 论功行赏-《大理寺卿的江湖日常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瞻圭所言不错!”

    天子夸了楚王一句,然后继续说道,“那各位就先议一议如何封赏吧!澄光,你是兵部侍郎,你先说说吧!”

    兵部右侍郎李澄光被点名后,出列道,“陛下,封赏边关将士乃是天子之权,臣不敢妄议,惟伏圣裁!”

    议功可不是个好差事,议得好,那是你应该做的。

    但若是议得不好,无论给多给少都会遭人记恨,典型的吃力不讨好!

    “无妨!如此大捷本朝未有,朕也要听听诸卿的意见!诸卿尽管畅所欲言,不必拘束!李卿就从你开始!”

    “……”

    李澄光是真心不想开这个头,跟在几个大学士背后喊对对对多好啊!

    但是现在天子亲口,他就算不想说也得说了!

    “陛下!臣以为,本次大捷,当以天策军大都督李承恩调度有方、统筹全局,当为首功;宣威将军曹雪阳斩敌酋二王,当居其次,苍云关苍云军统领燕忘情破敌有功当居其三。”

    “那依李卿之意,该如何赏赐!”

    李澄光真的醉了,自己感觉也没犯什么事,怎么就逮着自己不放呢?!

    这个封赏看似简单,其实还掺杂着皇储之争。

    李澄光身居兵部右侍郎之职,虽然不像几个大学士位高权重,但也能稳居钓鱼台,看京中风云变幻。

    现在天子逼得,都没法摸鱼了!

    “臣以为,原天策军大都督李承恩,当晋辅国大将军,赐开府仪同三司,封侯爵。原宣威将军曹雪阳,千里奔袭击破敌寇,阵战二王,劳苦功高,当晋怀化大将军,封侯爵。苍云关统领燕忘情,当晋苍云关主将……原壮武将军杨宁,先登破敌,当晋忠武将军,封子爵,原踏白营副将,杨过斩敌万夫长四名,千夫长十二名,破敌有功,当晋定远将军……”

    李澄光作为兵部右侍郎自然是有真才实学的,甚至被视为下一任兵部尚书的最佳人选,一番话下来将几人的功劳清楚明晰地阐明,并论功行赏,即便是周帝、于延益来,也不会做得比他更合适了。

    就在群臣点头之时,一个反对的声音出现了!

    “李大人似乎少算了一个人!文华殿学士杨清源,运筹帷幄之中,决胜千里之外,更是亲自率军奔袭,以火马奇计,大破乾军后营,论功当居曹雪阳之上,当为次功!”

    更让群臣没法接受的,是开口之人竟然是太子朱瞻坤。

    在场的人都知道太子和杨清源之间的恩怨,自从去年周明生一案之后,太子妃便一病不起,太子四处求访名医都没有任何效果。

    太子对杨清源可以说是恨之入骨,此次竟然会替杨清源开口,这简直如朝阳西升般离谱。

    不顾众臣的眼光,太子继续说道,“朝廷自当赏罚分明,此战若无杨清源之助,苍云关别说大胜,有林无涯这个奸佞在,苍云关能否守住都是个未知数?!”

    “再说与乾军主力的决战,若非杨清源巧设奇计,以火马阵击破敌军大营,以敌将王保保之能和其后军的精兵,天策军未必就能如此顺利地击破乾军全军!父皇,儿臣以为,杨清源大人在此战之中厥功甚伟!”

    太子能说出这样一番公正公道的话来,让不少原本持中立态度的人,都对太子刮目相看。

    也周帝都微微感到意外。

    “那依你之见,当如何封赏!?”

    太子思索片刻之后,开口道:“依儿臣拙见,杨大人功在社稷,当重赏之。以杨大人之功,可封侯爵。”

    这下连于延益都觉得奇怪了!

    太子爷该不会是癔症了吧!怎么一个劲儿给杨清源说好话?!

    “现在天策军已经向北推荐,将原本大片弃守之地,重新纳入了我大周领域中,当年因为蓝胡之乱,导致国库空虚,所以父皇才弃守那些对我大周用处不大的地方,现今父皇二十余年励精图治,府库充实,国力强盛,正是收复失地的好机会!”

    这番话,周帝十分的意动,虽然当年弃守那些暂时无用的土地对于大周乃是明智之举,但毕竟是祖宗的土地,岂能轻易与人?!大周的土地虽然,却没有一寸是多余的!

    焉知后世之人,会如何评价他的弃守行为,现在能收复,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了!

    “坤儿所言有理,但这与封赏杨清源有何关联?!”

    “儿臣以为此战所得之地,当设立都护府,而杨大人便是都护府,而杨大人文韬武略,德才兼备,更是对父皇和大周忠心耿耿,当重用之。他正是都护府大都护的最佳人选!”

    一旁没有发表看法的李寻欢颜色一正,图穷匕见了!

    都护府大都护最次也是从二品的官衔,对于杨清源而言,绝对是重赏了。

    这不仅仅能够体现太子聚贤外不避仇的贤德,更能将杨清源牢牢地锁在北境。

    几乎朝中人人都知道,天子对于杨清源是看重的。

    即便是暂时免去了他大理寺少卿的职位,但是文华殿学士之职依旧保留。

    众臣不知,甚至暗中还赋予了杨清源监察天下之权。

    所以杨清源被召回朝中是迟早的事情。

    而太子这一招便是捧杀,杨清源却是可以当这个都护府的大都护,但是都护府的设立岂是一日之功,从移民戍边到构筑防线,再到治理地方这些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的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杨清源就相当于被困在了北境,无法参与到皇位之争当中。

    没有杨清源襄助楚王,太子的把握至少要大两分!

    而且即便是天子突然想召回杨清源,也会陷入一个尴尬的地步,朝廷没有了杨清源的位置。

    杨清源如果当上了从二品的都护,那他入京便不能低于这个指挥。

    武将的品阶可以靠军功来快速提升,但文官的品级是要靠资历的!

    杨清源虽然修过书,也执掌过大理寺,但是要他执掌六部或者入阁,这是不现实的!
    第(2/3)页